晚清官场情商课:周福清作死、杜凤治混得开,差的可不是智商
1893 年深秋,绍兴周家的仆人陶阿顺送出了支付 "洋银一万元"(约合纹银 7000 两)的空银票和一封信,事后,他在浙江乡试主考官殷如璋的船边喊得声嘶力竭:"大人!我家老爷周福清送的东西您收了,得给我个收条啊!"
1893 年深秋,绍兴周家的仆人陶阿顺送出了支付 "洋银一万元"(约合纹银 7000 两)的空银票和一封信,事后,他在浙江乡试主考官殷如璋的船边喊得声嘶力竭:"大人!我家老爷周福清送的东西您收了,得给我个收条啊!"
说到底,这话听着有点扎心,但它不是凭空掉下来的。二十世纪初那会儿——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事好多老人还记忆犹新,据说当时有老北京的百姓主动给洋兵们搬东西,扶梯子,没一点羞怯,简直比大户人家送走远亲还殷勤。有外国军官都懵了,问为什么?旁边的中国人只淡淡地回一句:“国
在古玩收藏领域,天珠一直以其神秘色彩与深厚文化内涵,成为藏家们心之所向的藏品。今天我们要深入探究的晚清黑白珠手链,珠径 1.1cm,长 1.4cm,便是天珠品类中颇具特色的代表。
“同光中兴”是指晚清同治和光绪两朝的世景,太平天国和捻军失败后至甲午战争前,是清代一段兴旺时期。从曾国藩借助戈登等洋兵洋枪来对战太平天国开始,西方以兵器和战法为先导,然后是机器和技艺,真正地进入天朝,“洋务运动”由是肇启。“洋务运动”,后来亦称做“强国运动”或
1880年,66岁的杜凤治辞官归乡,随身两大箱物件意义截然不同:一箱是宦海积攒的银钱,另一箱40本日记,却在百年后成为解读晚清官场的“史料天花板”。这位曾抵押祖田、借高利贷买官的知县,以400万字的琐碎记录,剖开了王朝末路士大夫的生存真相。
十六岁的少女,本该是花样年华,可那镜中的身影,却被一种难以言说的束缚感笼罩着。她小心翼翼地,用象牙篦子梳理着额前那几缕稀疏的发丝。这几缕头发被剃得齐整,高高地盘在头顶,用一种硬质的框架固定住。
清末的日子到底是什么滋味?要是只看电视剧,咱们脑子里全是那些高门大户、珠光宝气的场面,小姐太太都在锦衣玉食里发愁诗词,出门不是马车就是肩舆。可真翻翻那时候留下来的照片和故事,才知道日子究竟咋过的——那滋味,有甜,也有苦,更多的还是过得“紧巴巴”。这些照片里头的
戏文里的州官老爷总带着浩浩荡荡的仪仗,一声令下便能安定一方。可翻开杜凤治的《望凫行馆宦粤日记》才发现,晚清的广州城早已是百万人口的巨无霸,而真正能调遣的官员不过十来个。
甲午战争后,中国遭遇空前的社会危机,清廷财政入少出多,逐渐陷入困境。依靠财政拨款运行的福建船政也周转艰难,铸币自救之举在此背景下适时出现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福建船政局创设“闽海关铜币局”(亦称“闽关铜币局”),试图通过铸造铜圆为船政运行筹措资金、纾解
深秋的清晨,小区里的老人们已经开始晨练了。有的在花园里打太极,有的围着小径慢跑,还有几个坐在凉亭里下棋。谁也想不到,就在几个小时前,住在18楼的秦教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2025年国庆档最重磅历史商战剧《大生意人》官宣双平台联播!**9月30日央视八套**黄金档开播,**10月4日爱奇艺**全网独播。该剧以晚清动荡商海为舞台,讲述书生**古平原**(陈晓 饰)从流放犯逆袭成一代商王的传奇史诗,被业内**标题:**
清末想当官,到底得懂多少规矩?有个叫杜凤治的老小子,30 岁中举,却蹉跎到 52 岁才摸到仕途边儿,后来靠捐纳、钻营,在知县位置上耗了大半辈子。
一幅描绘着硝烟未散的汉城街巷、手持火铳的淮军士兵与神情惶惑的朝鲜民众并存的历史画卷,将我们的目光拉回1882年那个风云激荡的夏天。当壬午兵变的惊雷撕裂朝鲜半岛的天空,当大院君的政治豪赌遭遇闵妃集团的绝地反击,当千里驰援的淮军战靴踏碎汉城的晨露,这场看似偶然的军
开篇爆点:2025 年香港春拍现场,随着拍卖师落槌声响起,一枚经 PCGS(专业钱币分级服务)鉴定为 XF45 级别的 “四川官局造当二十背三爪龙” 银元,以 28 万港元的高价成交。翻阅十年前的市场记录,同类银元成交价仅 1.8 万港元左右,涨幅超 15 倍
这个曾抵押 200 亩良田、借高利贷买官的晚清知县不会想到,他笔下 400 万字的琐碎记录,百年后成了研究晚清官场的 “活化石”(也为我提供了大量素材)。
清末明初,官场有以籍贯做称谓的习惯,如称李鸿章为合肥,张之洞为南皮,翁同龢为常熟,康有为为南海,袁世凯为项城,徐世昌为东海,黎元洪为黄陂,熊希龄为凤凰。
面对“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”,举国上下在旧制度与新问题的交锋中,展开无数自救的尝试。而一个现代国家的雏形,便在这些或失败,或戛然而止,或延续至今的转型中,悄然诞生。
摄影出现的第一天,就把人们只能靠想象的画面正式拉入到了现实中。世界上第一张用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,让人有了能把时间凝固的可能,基于摄影的这种特性,当时的人们对用相机拍下来的画面的真实感是深信不疑的。但是既然这种时间凝固是通过技术来实现的,在人们对这项技术熟练掌握
简单来讲,清末的地方自治并不是简单“类似哪个国家”,而是“拼盘”——把日本町村制的壳、英国市政的投票形式、普鲁士行政监督的魂,硬套在中国绅商社会之上,结果搞出一种“官督绅办”的混血儿。
与官方档案和其他私人史料相比,日记史料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比较独特的价值。晚清日记蕴含着丰富的宝藏,其中李慈铭《越缦堂日记》、叶昌炽《缘督庐日记》、王闿运《湘绮楼日记》、翁同龢《翁同龢日记》、翁心存《翁心存日记》被誉为“晚清五大名日记”。这些日记成于知